H按/P按/定息三招比併 業主貸款精明抉擇
踏入2025年,香港樓市在「減息潮」與「經濟復甦」雙軌並行下,業主貸款需求激增。面對銀行、財務公司、網貸平台百花齊放的按揭方案——H按、P按、定息貸款,究竟邊種最抵?本文結合金管局最新數據及業界動向,拆解三大貸款工具優劣,助你避開「借錢陷阱」,直擊「慳息秘技」。
2025香港按揭三強對決
一、H按(HIBOR按揭):低息波動之王
核心優勢
-
利率靈活:以「1個月港元拆息(H)」為基準,2025年1月平均利率僅1.77%,較P按低0.48%。
-
封頂保障:即使拆息急升,最高利率鎖定於「P按水平」(現為4.125%),抗波動能力強。
-
市場主流:金管局數據顯示,2025年1月新批H按佔比高達93%,連續三年穩坐「按揭一哥」。
潛在風險
-
月供波動:拆息每日浮動,供款額或每月增減數百至千元,需預留緩衝資金。
-
轉按限制:若兩年內轉按揭,需支付貸款額1%-2%罰息,削弱靈活性。
適用對象:
-
短期資金周轉靈活、願承擔利率波動的投資型業主
-
偏好「低息先甜」的年輕上車族
二、P按(最優惠利率按揭):穩陣保守派首選
核心優勢
-
利率穩定:以銀行「最優惠利率(P)」為基準,2025年主要銀行P利率維持5.875%-6.125%,實際利率約3.25%-3.5%,月供金額固定。
-
長線可控:適合20-30年長年期貸款,免受市場拆息波動影響。
潛在缺點
-
成本較高:平均利率較H按高出0.5%-1%,30年期貸款總利息多付逾百萬。
-
彈性不足:缺乏與存款掛鈎的「Mortgage Link」等高息抵銷工具。
適用對象:
-
厭惡風險、追求「供死一份」的退休規劃族
-
收入固定且無意轉按的長線自住業主
三、定息按揭:逆市抗加息神器
2025新趨勢
-
低息重推:大型銀行2月推出「2.8%定息3年」計劃,較浮動利率低0.5%,吸引避險資金。
-
鎖息保障:利率固定期內無懼加息,尤其適合預期美聯儲年內再升息的市場環境。
隱藏成本
-
期限限制:現行定息期最長僅5年,期後需轉回浮動利率,長線成本未必佔優。
-
手續繁複:需提交額外資產證明,且審批時間較H/P按多3-5個工作日。
適用對象:
-
未來三年有加息預期的短炒投資客
-
企業主利用定息期鎖定財務成本
四、終極比併表:三招硬數據對決
比較項目 |
H按 |
P按 |
定息按揭 |
2025平均利率 |
1.77% (H+1.3%) |
3.25% (P-2.5%) |
2.8% (固定3年) |
封頂機制 |
有 (4.125%) |
無 |
無需封頂 |
現金回贈 |
1%-1.5% |
0.5%-1% |
0.2%-0.5% |
罰息期 |
2年 (1%-2%) |
3年 (1.5%-2.5%) |
3年 (2%-3%) |
審批門檻 |
中等 |
嚴格 |
高 |
*數據來源:金管局2025年報、中原按揭分析
五、2025按揭策略:三招混搭慳息術
-
H按+定息組合:首3年選定息鎖成本,後轉H按享低息。
-
Mortgage Link雙殺:將閒資存入高息掛鈎戶口,抵銷H按利息支出。
-
轉按揭套現:滿2年罰息期後,轉至中小銀行搶高回贈(現金回贈可達1.8%)。
總結:借錢買樓要「三看」
-
看利率週期:加息期選定息,減息期攻H按
-
看財務彈性:現金流緊選P按,資金充裕用H按抵息
-
看長短線:短炒定息鎖成本,長揸H按慳百萬
本文數據截至2025年3月,實際貸款條件請以銀行最新公告為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