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世代「微退休」新浪潮:告別65歲傳統退休! 香港後生仔必讀的財務策劃

 

「做到隻狗咁,份糧就雞碎咁多!」呢句說話,係咪講中咗唔少香港後生仔嘅心聲?日日營營役役,為咗層樓、為咗份工,搞到身心俱疲。以前啲人成日講,捱夠幾廿年,65歲退休就可以環遊世界、嘆世界。但係,今時今日嘅Z世代(泛指1997年至2012年出生嘅朋友仔)就開始諗:「點解要等到阿伯阿婆咁嘅年紀先可以享受人生?」於是,一股「微退休」(Mini-Retirement / Micro-Retirement)嘅新浪潮,喺全球後生仔之間悄然興起,香港亦唔例外!

 

呢篇文章,就係寫俾你哋呢班唔想再跟傳統劇本行,想喺人生路上喘口氣、叉足電再出發嘅香港Z世代。我哋會拆解「微退休」係乜東東,點解會成為熱潮,最重要係,點樣做好財務策劃,令你嘅「微退休」夢想唔再係發夢,而係實實在在可以計劃嘅人生選項。

喂,咩料呀「微退休」?同提早退休有咩分別?

 

聽到「退休」兩個字,你可能會即刻諗起「唔使做」、「環遊世界」、「有大把錢」。但「微退休」並唔係叫你即刻辭職,然後永遠唔再返工。佢更似係一個「成人版Gap Year」或者「職涯中場休息」。簡單啲講,就係喺你漫長嘅職業生涯入面,有計劃地安排一啲短則幾星期、長則幾個月甚至一年嘅「休整期」。

 

呢段時間,你可以暫時放低工作壓力,去做啲自己一直想做但冇時間做嘅事:

· 浪遊世界:唔使再等到黃金周逼人,可以慢慢深度遊,體驗唔同文化。

· 技能進修:學個新語言、考個專業牌照、學寫code、學插花,增值自己。

· 發展興趣:全情投入你嘅興趣,例如玩音樂、畫畫、做手作,甚至嘗試將興趣變成副業。

· 陪伴家人:多啲時間陪下屋企人,修補因為工作忙碌而忽略咗嘅關係。

· 純粹放空:咩都唔做,俾個腦好好休息,對抗「Burnout」(職業倦怠)。

 

同傳統「一刀切」嘅退休唔同,「微退休」唔係終點,而係一個又一個嘅逗號。佢強調「活在當下」,唔使等到頭髮都白晒先嚟後悔「年輕時有時間冇錢,老咗有錢冇健康」。《每週工作4小時》呢本書嘅作者Tim Ferriss早就提倡過類似概念,佢認為人生唔應該只有「工作-退休-死亡」呢個單一劇本,而係可以分期體驗「退休」生活。

 

Z世代點解咁「梳乎」想抖抖?壓力山大定睇化人生?

 

你可能會問,點解Z世代特別buy「微退休」呢套?其實都唔難理解。

 

1. 香港地,壓力真係唔嘢少:

香港生活成本高,工時長,職場競爭激烈。根據AXA安盛2024年嘅《AXA亞洲Z世代健康調查報告》,超過一半受訪香港Z世代覺得自己心理健康狀況只係「一般」或者「欠佳」,更有高達69%對前景感到焦慮。日日追趕跑跳碰,Z世代對「Work-Life Balance」(工作與生活平衡)嘅追求,遠比上一代強烈。與其做到殘,不如適時按下暫停鍵。

 

2. 社交媒體嘅「催化劑」:

IG、Tiktok、YouTube上面,大把KOL分享緊周遊列國、Slash生活嘅精彩人生。睇得多,自然會心郁郁,覺得「人哋得,點解我唔得?」及時行樂嘅觀念,加上資訊爆炸,令Z世代更易接觸到多元生活模式,繼而反思傳統路徑。

 

3. 「躺平」唔係hea,係對抗過勞文化:

所謂「躺平文化」,並非單純想偷懶,更多係對非人道工時、職場潛規則嘅無聲抗議。Z世代重視個人價值同心理健康,覺得工作唔應該係人生嘅全部。「微退休」就係佢哋為自己爭取喘息空間,重新找回生活主導權嘅一種方式。

 

4. 遠程工作同零工經濟嘅興起:

疫情之後,Remote Work(遠程工作)同Gig Economy(零工經濟)越嚟越普遍。一部電腦加Wi-Fi,好多工種都可以隨時隨地開工。呢種彈性令「微退休」期間,依然可以透過Freelance、接Project等方式維持部分收入,減輕純粹「燒錢」嘅壓力。例如,外國有個21歲女仔Lauren Kirby,喺托兒所工作,三年內就透過「微退休」模式去咗30個國家旅行,真係羨慕死人!

 

5. 預期壽命 VS 健康壽命:

現代人平均壽命延長咗,但「健康壽命」(即係身體機能良好、可以自由活動嘅時間)又係另一回事。好多長輩慨嘆,退休後雖然有錢有時間,但身體已經唔聽使,好多後生時想做嘅事都做唔到。Z世代睇到呢啲例子,自然會諗:「點解唔趁後生、行得走得嘅時候,去體驗世界?」

 

簡而言之,Z世代唔係唔肯捱,而係想「捱得其所」,想喺奮鬥嘅同時,亦能夠享受生活,實現個人成長。

 

「微」遊世界定「微」機四伏?利弊大解構

 

「微退休」聽落好吸引,但係咪人人適合?按下「暫停鍵」之前,有咩好處同潛在風險要考慮清楚?

 

「微退休」嘅好處 (The Good Stuff):

· 叉足電,告別「Burnout」:長期處於高壓工作環境,個人好易「乾塘」。一段「微退休」時間,可以俾你身心徹底放鬆,重新注滿能量,提升返工後嘅生產力同創意。

· 重新定位,搵啱人生跑道:「停一停,諗一諗」。離開咗日常工作嘅軌道,反而可以更清晰咁反思自己嘅職涯方向、人生目標。話唔定喺呢段時間,你會發現自己真正嘅熱情所在,甚至搵到新嘅事業發展路向。

· 增值自己,提升競爭力:利用「微退休」去學新嘢,例如學外語、考專業認證、學新技能,呢啲都可以令你重返職場時,履歷表更亮眼,競爭力更強。

· 實現夢想,豐富人生閱歷:想去冰島睇極光?想去學潛水?想去Working Holiday?「微退休」就係你實現呢啲夢想嘅黃金機會。呢啲經歷唔單止令你人生更精彩,仲可能擴闊你嘅眼界同人脈。

· 改善人際關係:多咗時間陪伴家人、朋友,修補因為工作而忽略咗嘅關係,對整體幸福感都有正面影響。

 

「微退休」嘅潛在風險 (The Not-So-Good Stuff):

· 荷包大出血,財務壓力「山咁大」:呢個係最現實嘅問題。冇咗固定月薪,所有開支都要靠積蓄或者其他收入。如果冇周詳嘅財務計劃,「微退休」好易變成「微破產」。尤其係香港生活指數咁高,供樓、家用樣樣都係錢。

· CV有「窿窿」,怕HR唔吼你:雖然越來越多僱主接受非傳統嘅職涯路徑,但部分比較保守嘅公司或者HR,仍然會對履歷表上嘅「空窗期」抱有懷疑,擔心你嘅穩定性或者技能會唔會生疏。

· 斷咗「六親」,福利保障冇晒:離職期間,公司嘅醫療保險、強積金供款等福利都會暫停。如果「微退休」期間有咩頭暈身㷫,就要自己搞掂。而且,工作年資同福利掛鉤,重返職場可能要由低做起。

· 同輩壓力,怕自己「脫節」:當你喺度享受緊「微退休」嘅時候,你啲Friend可能已經升職加薪。有時難免會有比較,擔心自己會唔會落後於人,或者同社會脫節。

· 「回魂」困難,唔想再返工:嘆慣咗自由自在嘅生活,要重新適應返朝九晚六、職場政治,可能會有啲掙扎。有啲人甚至會發現自己根本唔想再打傳統工,咁就要諗定後路。

 

「微退休」係一種生活選擇,冇絕對嘅好與壞,最重要係衡量清楚自己嘅情況同承受能力。

 

「微」想成真,荷包點頂?香港後生仔財務實戰Plan

講到尾,「微退休」最大嘅考驗,始終係個「錢」字。想瀟灑「裸辭」去唞唞,冇返咁上下「彈藥」都幾難。以下呢幾招,香港後生仔不妨參考下:

 

1. Set個目標,「逃跑金」儲幾多先夠?

「逃跑金」(Fuck You Money)呢個term聽落好似粗鄙,但其實好實際,就係指一筆令你有底氣同老闆講拜拜,或者應付突發狀況嘅儲備。

o 計掂條數:首先,你要預計「微退休」期間每月嘅基本開支,包括衣食住行、保險、必要雜費等。如果你打算去旅行,就要另外計埋機票、住宿、活動開銷。

o 預鬆少少:「每月支出 × 預計微退休月數」就係你嘅目標金額。建議再加多少少buffer(例如15-20%),以防不時之需。例如,你預計每月使HK$15,000,想「微退休」6個月,咁你至少要儲HK15,000,想「微退休」6個月,咁你至少要儲 HK15,000,想「微退休」6個月,咁你至少要儲HK

      

15,000 × 6 = HK$90,000。加埋buffer,最好有HK90,000。加埋buffer,最好有HK90,000。加埋buffer,最好有HK$100,000以上。

o 應急基金要分開:呢筆「微退休」資金,最好同你本身嘅應急基金(通常係3-6個月生活費)分開儲存,確保就算「微退休」完,都仲有錢旁身。

 

2. 開源節流,「死慳死抵」定有計?

o 記帳大法:首先要清楚自己啲錢使咗去邊。用記帳App或者Excel,記錄低每日開支,搵出可以「cut」嘅非必要消費(例如少飲啲珍珠奶茶、少啲不必要嘅網購)。

o 「先儲蓄,後消費」:出糧之後,即刻將預定嘅儲蓄金額轉去另一個戶口,剩低嘅先係你可以用嘅錢。

o 發掘「被動收入」:例如將部分儲蓄放喺高息活期戶口、買啲穩陣嘅收息股、債券基金或者REITs,等「錢搵錢」。雖然未必好多,但幫補下都好。

o Slash族上身,開拓副業:如果你有啲技能,例如寫作、設計、攝影、教琴、做瑜伽導師,不妨喺工餘時間接下Freelance,幫補下收入。甚至可以喺「微退休」期間,將副業變成主要收入來源之一。

 

3. 「微退休」期間,點樣繼續「撲水」?

o 邊玩邊做 (Working Holiday/Remote Work):選擇一啲可以做短期工作嘅國家,例如參加工作假期計劃。或者,如果你本身嘅工作可以遙距進行,可以同公司傾下可唔可以喺外地繼續工作。

o 技能變現:將你喺「微退休」期間學到嘅新技能,或者本身有嘅專長,變成收入。例如,如果你去學咗咖啡拉花,可以嘗試喺週末市集擺檔;如果你影相好靚,可以賣相俾圖庫網站。

o 共享經濟:如果你有車位或者吉房,可以考慮短期出租,賺取額外收入。

 

「抖完之後,CV個窿點算好?」將Gap Year變Value Year!

 

好多人擔心「微退休」會令CV出現「空窗期」,影響搵工。其實,只要你識得包裝,呢段經歷反而可以成為你嘅加分點!

 

· 目標為本,唔係純粹hea:喺「微退休」開始前,就set定一啲目標,例如學成某個技能、完成某個旅程、參與某個義工項目。喺見工時,你可以清晰咁交代你點樣利用呢段時間自我增值,而唔係漫無目的咁浪費時間。

· Show到你學到嘅軟技能 (Soft Skills):例如,獨自去長途旅行,可以體現你嘅獨立解決問題能力、適應能力、跨文化溝通能力。策劃一個複雜嘅行程,可以展示你嘅組織同規劃能力。呢啲軟技能,好多僱主都好重視。

· 將經歷同工作扣連:如果你「微退休」期間學咗日文,而你應徵嘅公司有日本客戶,咁呢個就係一個好大嘅優勢。盡量將你嘅經歷同你應徵嘅職位要求聯繫起嚟。

· 保持「市場觸覺」:就算放緊假,都唔好同個世界脫節。間唔中睇下行業新聞、LinkedIn,了解下市場最新動向。如果可以,參加下啲網上課程或者行業講座,保持自己嘅「戰鬥力」。

· 主動出擊,拓展人脈:喺「微退休」期間,無論係去旅行定係學嘢,都可以識到唔同背景嘅人。呢啲人脈可能喺你將來搵工或者事業發展上,意想不到咁幫到你。

 

記住,態度決定一切。如果你能夠自信咁解釋你「微退休」嘅得着,好多僱主反而會欣賞你嘅勇氣同遠見。

 

「微」貸「微」息,助你「微」夢啟航?談談借貸的角色

 

講到錢,有啲人可能會諗:「儲極都儲唔夠,不如問銀行或者財務公司借錢去『微退休』?」呢個問題,真係要三思而後行,但又唔係完全冇可能。

精明借貸,可能係一種選項,但絕對唔係「老馮」

喺特定情況下,一份規劃良好嘅低息貸款,可能係實現你「微退休」計劃嘅其中一個工具,但前提係:

 

1. 你已經有穩定嘅還款計劃:千祈唔好「先使未來錢」,然後期望「微退休」完可以即刻搵到份高薪厚職嚟還債。你應該要計清楚,就算喺「微退休」期間收入減少甚至歸零,你點樣準時還款。可能係靠積蓄、被動收入,或者已經傾好嘅Freelance工作。

 

2. 借貸係為咗創造更大價值,而唔係純消費:如果筆貸款係用嚟學一門可以提升你將來收入潛力嘅技能,或者用嚟開展一個有潛力嘅小生意,咁就比較值得考慮。如果只係為咗去一轉豪華旅行,咁就要諗清楚係咪真係有必要借錢。

 

3. 比較清楚「借貸成本」:市面上有好多P Loan (Personal Loan / 私人貸款),每間銀行或財務機構嘅條款、利率都唔同。一定要比較清楚「月平息」同「實際年利率 (APR)」。後者先至真正反映到你總共要俾幾多利息。好多網站都有私人貸款計算機,可以幫你計下每月還款額同總利息支出。

 

4. 考慮「結餘轉戶」整合債務:如果你本身已經有啲卡數或者其他高息貸款,可以考慮申請「結餘轉戶」計劃,將所有債務集中處理,通常可以爭取到更低嘅利息同更統一嘅還款期,減輕你嘅財務壓力,令你更有條件去規劃「微退休」。呢個亦係一個有效嘅清卡數方法。

 

「借貸」唔係洪水猛獸,但要識揀識用:

 

· 網貸平台:近年興起唔少網貸平台,標榜全程網上貸款免TU (部分可能仍會查閱TU,申請前要了解清楚) 或者網上貸款即批,申請手續簡便,有些甚至提供24小時借錢服務,適合急需小額周轉嘅情況。

· 銀行借錢 vs 財務公司:銀行審批通常比較嚴格,但利率可能較低。財務公司門檻可能較低,批核較快,有啲甚至標榜免TU 即批貸款,但利率可能較高。一定要貨比三家。

· 免息分期/免息貸款:有啲機構會推出限時嘅免息分期或免息貸款優惠,如果真係有需要,呢啲會係成本較低嘅選擇,但要留意有冇其他隱藏收費同還款條款。

· 了解「月平息實際年利率」:再三強調,唔好俾「月平息」數字呃到,一定要睇清楚「實際年利率」,先知道真正嘅借貸成本。

· 香港貸款市場選擇多:香港嘅金融市場成熟,無論係傳統銀行定新興財務機構,都有好多唔同嘅貸款產品選擇。最緊要係做足功課,搵出最適合自己需要同還款能力嘅方案。

· 信用卡分期還款:對於一啲大額消費(例如進修學費),有啲信用卡提供信用卡分期還款計劃,手續費可能比利息低,但亦要計清楚總支出。

 

總之,借錢去「微退休」並非不可行,但一定要量力而為,做好周詳計劃,確保自己唔會因為一時嘅「抖暑」而孭起一身債,影響長遠嘅財務健康。

 

告別「老奉」65歲,「微」來我話事!

 

「微退休」唔係叫你逃避現實,亦唔係鼓勵你做「月光族」。相反,佢係一種更積極、更主動嘅人生規劃。佢提醒我哋,人生唔係只有一條單程路,喺適當時候為自己按下「暫停鍵」,叉足電、增值完,再重新出發,可能會令你行得更遠、更穩。

 

當然,「微退休」呢個概念,喺香港呢個凡事講求效率同回報嘅社會,可能仲有好多人唔理解,甚至會覺得係「不務正業」。但Z世代嘅價值觀已經同以前唔同,我哋更重視個人成長、精神健康同生活體驗。

 

記住,無論你選擇傳統嘅退休路徑,定係擁抱「微退休」嘅新生活模式,最重要嘅係:

· 及早規劃:無論目標係咩,財務規劃都係不可或缺。

· 了解自己:清楚自己想要啲咩,唔好人做你又做。

· 勇於嘗試:喺可控風險嘅情況下,勇敢踏出舒適圈。

 

人生係一場長跑,唔使急於一時三刻就要衝線。間唔中停低飲啖水、欣賞下沿途風景,可能令你更有力氣跑畢全程。香港嘅後生仔,你準備好規劃你嘅「微退休」大計未?世界咁大,趁後生,去闖下啦!

 

溫馨提示:借定唔借?還得到先好借!上述有關借貸嘅資訊僅供參考,並唔構成任何財務建議。大家喺申請任何貸款產品前,務必仔細閱讀條款及細則,並按個人財務狀況同還款能力審慎考慮。如有疑問,應尋求獨立專業意見。

 

 

忠告: 借錢梗要還,咪俾錢中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