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《穩定幣條例》正式立法:解鎖數字金融新紀元,機遇與挑戰

 

夜空中最亮的星,往往指引著前行的方向。在波詭雲譎的全球數字金融版圖中,香港,再次以其前瞻性的目光與果敢的行動,點亮了一盞明燈。香港政府於2025年5月30日在《憲報》刊登《穩定幣條例》(下稱「條例」),使其正式成為香港法律。這不僅是香港虛擬資產監管進程中的一個「重要里程碑」,更預示著這座國際金融中心正積極擁抱數字金融新紀元,準備迎接隨之而來的澎湃機遇與潛在挑戰。

掀開面紗:穩定幣監管框架「落重藥」

「穩定幣」呢個名詞,對於唔少香港市民嚟講可能仲有啲陌生,但佢其實已經悄然成為連接傳統金融同加密世界嘅重要橋樑。簡單嚟講,穩定幣就係一種價值同某種法定貨幣(例如美元、港元)或者資產(例如黃金)掛鈎嘅數字貨幣,目的係喺波動劇烈嘅加密市場中提供一個相對「穩定」嘅交易媒介同價值儲存工具。

今次香港立法嘅《穩定幣條例》,可以話係為呢種新興事物度身訂造咗一套「遊戲規則」。其核心理念,正如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所言,係遵循「相同活動、相同風險、相同監管」原則,打造一個以風險管理為核心嘅監管體系。咁究竟呢個框架有咩重點呢?

 

1. 「持牌上車」是常識吧?:發牌制度嚴格把關

根據條例,任何想喺香港發行法幣穩定幣,或者喺香港境內外發行聲稱掛鈎港元嘅穩定幣,都必須向香港金融管理專員(金管局)申請牌照。無牌經營?後果可以好嚴重。呢個發牌制度,就好似為穩定幣發行商設下咗一道門檻,確保只有符合資格、有實力嘅機構先可以「上車」。

 

2. 「荷包」要夠實:儲備資產管理至關重要

為咗保障投資者可以隨時將手上嘅穩定幣兌換返等值嘅法定貨幣,條例對持牌發行人嘅儲備資產管理有極高要求。發行人需要嚴格管理儲備資產,確保有足夠嘅高流動性資產(例如現金、短期政府債券)作為後盾,並且要妥善分隔客戶資產。金管局亦會密切監察,防止出現「儲備不足」導致無法兌付嘅情況。

 

3. 「有買貴,冇買錯」?投資者保障全面升級

金管局指出,發牌制度將有效提升公眾及投資者對法幣穩定幣嘅信心。條例明確規定,只有持牌機構先可以喺香港銷售法幣穩定幣,而且零售投資者只可以購買由持牌發行人發行嘅產品。所有關於持牌穩定幣嘅廣告,亦都要經過嚴格審核,大大減低市民墮入詐騙陷阱嘅風險。

 

4. 「洗黑錢」咪諗:嚴守反洗錢及反恐融資規定

虛擬資產過往不時被指同非法活動有關。為咗堵塞呢啲漏洞,條例要求持牌發行人必須遵守嚴格嘅反洗錢(AML)同反恐融資(CFT)規定,同時要符合風險管理、資訊披露同審計等要求,確保市場透明度同金融安全。

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余偉文強調,《穩定幣條例》建立咗一個務實而且靈活嘅監管架構,為香港穩定幣同數位資產生態系統創造有利嘅發展環境。HashKey Group首席分析師丁肇飛亦表示,呢個條例填補咗法幣掛鈎穩定幣嘅監管空白,為業界提供明確且全面嘅合規框架。

 

「港」通天下:條例帶來的機遇與潛力

《穩定幣條例》嘅正式落地,對香港嚟講絕非小事,佢所帶嚟嘅機遇同潛力,值得我哋深入探討:

 

· 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,搶飲「頭啖湯」

喺全球主要經濟體都仲摸索緊點樣規管虛擬資產嘅時候,香港率先為穩定幣確立清晰嘅法律框架,無疑係向世界展示其擁抱金融創新嘅決心同能力。正如丁肇飛指出,香港採用「多幣種」及「價值錨定監管」原則,無論發行主體所在地,只要同港元掛鉤,或在香港發行,都要受香港監管。呢種制度設計,令香港喺全球穩定幣監管競賽中「搶得先機」。

 

· 推動Web3及數字金融發展,打造「東方矽谷」

穩定幣被視為Web3生態系統嘅重要基礎設施。有了合規嘅穩定幣,將可以大大促進去中心化金融(DeFi)、非同質化代幣(NFT)、元宇宙等領域嘅發展。條例嘅實施,有望吸引更多全球頂尖嘅Web3企業同人才匯聚香港,將香港打造成為國際Web3及數位金融中心。

 

· 助力人民幣國際化,探索「離岸新路徑」

有分析認為,《穩定幣條例》亦為香港未來推出「離岸人民幣穩定幣」奠定堅實基礎。如果將來可以推出同人民幣掛鈎、並受香港監管嘅穩定幣,將有助於推動人民幣喺國際貿易結算同投資中嘅使用,進一步提升人民幣嘅國際地位。前閣揆、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更形容,香港此舉可能是「項莊舞劍,意在沛公」,境外人民幣或為其重要目標之一。

 

· 提升支付效率,促進「實體經濟融合」

穩定幣以其低成本、高效率嘅特點,喺跨境支付、供應鏈金融等領域具有巨大潛力。未來,企業可以利用合規穩定幣進行更快捷、更便宜嘅貿易結算。同時,穩定幣亦可以促進實體資產代幣化(Real World Asset, RWA)嘅發展,例如將房地產、債券等傳統資產轉化為數字代幣,再透過穩定幣進行交易,為實體經濟引入新嘅資金來源。

 

「危」與「機」並存:挑戰不容忽視

儘管前景一片光明,但《穩定幣條例》嘅實施亦伴隨著一些不容忽視嘅挑戰:

 

· 監管執行與市場適應的「磨合期」

新法例嘅推出,無論對監管機構定係市場參與者嚟講,都需要時間去適應同磨合。金管局需要建立強大嘅監管團隊同技術能力,確保條例有效執行。而業界亦要投入資源去符合新嘅合規要求,例如建立穩健嘅風險管理系統、儲備管理機制等,呢啲都可能增加營運成本。

 

· 全球監管標準不一的「協調難」

虛擬資產本質上具有跨地域性。雖然香港行出咗重要一步,但全球各地對穩定幣嘅監管標準仍然存在差異。呢種差異可能會帶嚟監管套利嘅風險,亦可能影響香港穩定幣喺國際市場上嘅互通性。未來香港需要積極參與國際監管協調,爭取更大嘅話語權。

 

· 技術風險與網絡安全的「保衛戰」

穩定幣嘅運作依賴區塊鏈等新技術,相關嘅技術風險同網絡安全威脅不容小覷。例如智能合約漏洞、黑客攻擊等,都可能對穩定幣系統嘅穩定性同投資者資產安全構成威脅。持牌機構必須投入足夠資源,提升自身嘅技術防禦能力。

 

· 投資者教育與風險意識的「持久戰」

雖然條例加強咗投資者保護,但穩定幣始終係一種新興嘅金融產品,其風險特性同傳統金融產品有所不同。因此,持續加強投資者教育,提升公眾對穩定幣及其相關風險嘅認知,引導理性投資,將會係一項長期而重要嘅工作。

 

穩定幣與借貸市場:千絲萬縷的潛在聯繫

講到金融,自然離不開「借貸」。《穩定幣條例》嘅通過,雖然主要係規管穩定幣發行,但長遠嚟講,亦可能對傳統及新興嘅借貸市場產生一些間接或潛在嘅影響。

 

1. DeFi借貸的合規化路徑?

目前,去中心化金融(DeFi)平台上嘅借貸活動,好多都係以穩定幣作為主要媒介。香港穩定幣條例嘅實施,如果能夠為DeFi協議中嘅穩定幣提供一定程度嘅合規性背書,或者促使更多合規穩定幣進入DeFi領域,長遠或有助於提升DeFi借貸嘅透明度同安全性,吸引更多傳統資金參與。當然,DeFi借貸本身嘅風險仍然需要審慎評估。

 

2. 跨境融資的新渠道?

對於有跨境融資需求嘅企業,尤其係中小企,合規穩定幣未來或者可以提供一個更便捷、低成本嘅融資渠道。例如,企業可以用合規穩定幣作為抵押品,或者直接以穩定幣形式獲得貸款。不過,呢啲都需要相關金融基建同監管配套嘅進一步發展。

 

3. 金融科技創新與信貸產品的演變

穩定幣嘅發展,本身就係金融科技創新嘅一部分。佢可能會催生更多基於區塊鏈技術嘅新型信貸產品或服務。例如,利用智能合約實現自動化嘅P Loan (Personal Loan) 審批同還款,或者開發基於穩定幣嘅小額網貸產品。呢啲創新,可能會為傳統財務公司帶嚟競爭,亦可能促使佢哋加快數碼化轉型。

 

4. 對傳統借貸利率及成本的潛在影響

如果穩定幣能夠顯著降低支付結算成本,並且提高資金流轉效率,理論上,呢啲效率嘅提升長遠或會間接反映到借貸市場嘅利率同服務成本上。例如,一些提供低息貸款或結餘轉戶服務嘅機構,可能會探索利用穩定幣技術去優化其後台運作,從而提供更具競爭力嘅產品。不過,影響借貸利率嘅因素眾多,穩定幣嘅作用仍有待觀察。

值得注意嘅係,目前《穩定幣條例》主要聚焦於穩定幣發行方嘅監管,並未直接觸及利用穩定幣進行借貸活動嘅具體規管。未來,如果穩定幣喺借貸領域嘅應用日益普及,監管機構或需要考慮推出更具針對性嘅指引。對於市民大眾而言,無論係傳統嘅銀行借錢,抑或係考慮新興嘅數字資產相關服務,都應該時刻保持警惕,充分了解產品風險,選擇合規可靠嘅機構。例如,有啲聲稱「全程網上貸款免TU」或者「免息貸款」嘅產品,消費者就需要仔細了解其條款,計算清楚實際嘅「月平息實際年利率」,避免墮入不必要嘅財務困境。市面上有唔少「私人貸款計算機」可以幫助大家比較唔同嘅貸款方案。

 

把握新機遇,共建數字金融未來

香港《穩定幣條例》嘅正式立法,無疑為這座城市嘅數字金融發展掀開咗新嘅篇章。佢既係對過往市場亂象嘅有力回應,亦係對未來金融創新嘅積極擁抱。呢個條例嘅實施,將有助於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嘅競爭力,吸引全球資金、技術同人才,並為實體經濟注入新嘅活力。

當然,任何改革同創新都唔會一帆風順。未來,香港需要喺鼓勵創新同防範風險之間取得精妙平衡,不斷完善監管框架,加強國際合作,並持續提升公眾嘅金融素養。對於廣大市民同投資者嚟講,面對日新月異嘅金融科技,保持學習心態,理性看待機遇與風險,先至係喺呢個數字金融新紀元中立於不敗之地嘅關鍵。

而對於借貸市場嘅參與者,無論係傳統財務機構定係新興嘅金融科技公司,都應該密切關注穩定幣等新技術嘅發展趨勢,思考如何將其應用於提升服務效率、降低營運成本、開發創新產品,同時亦要時刻緊守合規底線,保障客戶權益。例如,在處理客戶「清卡數」或「結餘轉戶私人貸款」等需求時,能否借助新技術提供更佳方案,值得業界深思。

香港,正站在一個新嘅歷史起點。穩定幣條例嘅落地,只係一個開始。未來,如何將呢啲制度優勢轉化為實實在在嘅發展動力,推動香港成為名副其實嘅全球數字金融樞紐,需要政府、業界以至每一位市民嘅共同努力。讓我們拭目以待,香港喺呢場全球數字金融競賽中,再創輝煌!

 

免責聲明: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,並不構成任何投資或財務建議。虛擬資產及相關投資產品涉及高風險,價格可升可跌,甚至變成毫無價值。讀者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,應詳細了解產品特性及風險,並尋求獨立專業意見。借貸活動亦應量力而為。

 

 

忠告: 借錢梗要還,咪俾錢中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