結業潮沒完沒了?景樂集團疑全線倒閉:香港人如何勒緊褲頭,備戰經濟寒冬?

 

「執笠」、「結業」、「清貨」,呢啲字眼就好似背景音樂咁,日日喺香港呢個城市迴盪。最新嘅震撼彈,莫過於擁有逾三十年歷史、曾經風光一時嘅連鎖餐飲「景樂集團」(King Parrot Group)都疑似頂唔順,要全線收檔。消息一出,唔單止飲食界嘩然,成班打工仔更加係心慌慌。景樂旗下曾幾何時有成廿幾個品牌,美孚「家傳滬曉」、長沙灣「景帝德國餐廳」等都係好多人嘅集體回憶。但風光背後,原來早有暗湧,員工爆料話公司舊年十一月開始已經冇供強積金(MPF),仲拖欠供應商貨款,最終搞到約三十名員工要徬徨無助咁走去勞工處求助,追討遣散費、代通知金呢啲應有權益。

呢單嘢就好似一塊大石掟咗落個靜水深潭,激起嘅漣漪,遠遠唔止景樂嘅員工。佢提醒緊我哋每一個人,香港嘅經濟環境,可能真係比想像中更加嚴峻。連咁大規模嘅連鎖集團都自身難保,我哋呢啲普通市民,又應該點樣「勒緊褲頭」,為可能嚟緊嘅經濟寒冬做好準備?
 

MPF響警號:「供唔足」背後嘅生存啟示錄

景樂集團被指拖欠強積金,其實唔係單一事件。近年,積金局收到有關僱主拖欠強積金供款嘅投訴數字,有上升趨勢。有啲「老細」可能會話:「手頭緊啫,遲啲咪供返囉!」但強積金係打工仔嘅血汗錢,係退休保障嘅重要一環。當一間公司連MPF都開始「供唔足」,好多時都係一個危險信號,話你知公司嘅「財務」狀況可能已經岌岌可危。

就好似之前「海天堂」突然結業,一樣有拖欠強積金同薪金嘅問題,最後員工都要申請「破產欠薪保障基金」嚟「埋單」。呢啲事件一再發生,除咗提醒打工仔要定期check下自己個MPF戶口,一發現唔對路就要即刻向勞工處查詢之外,更重要嘅係,我哋要意識到,所謂嘅「穩定工作」可能已經冇以前咁穩陣。風雨飄搖嘅時候,識得點樣保護自己嘅「荷包」,就變得更加重要。

 

經濟寒冬真係嚟?睇清形勢先保到自己

香港經濟點解會搞成咁?有人話係因為疫情後遺症未清,旅客消費模式改變,本地人又興起「北上消費」熱潮,搞到本地零售餐飲業雪上加霜。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都慨嘆,有啲高級食肆生意額大跌六至八成,中高檔市場亦係「淪陷區」,情況堪憂。

再者,租金、人工、食材成本樣樣都貴,經營壓力山大。以前可能仲可以「薄利多銷」,但而家消費力疲弱,好多中小企甚至連鎖店都捱唔住。當一間又一間店舖拉閘,失業率數字雖然未必即時反映到最真實嘅情況,但周圍嘅朋友、甚至自己,都可能會感受到搵工難咗,或者擔心公司隨時「執笠」。呢個時候,與其怨天尤人,不如實際啲,諗下點樣「未雨綢繆」。

 

打工仔「袋穩啲」自保七式

面對經濟逆風,我哋唔可以坐以待斃。以下幾招,或者可以幫大家喺呢個艱難時期,「袋穩啲」,保住自己嘅血汗錢:

 

1. 盤點家底,量入為出是王道:

第一步,梗係要清楚自己有幾多「彈藥」。詳細記錄低自己每個月嘅收入同支出,整返個清晰嘅「收支表」。睇下邊啲係必要開支(例如租金/供樓、水電煤、交通、基本伙食),邊啲係可以慳返嘅非必要開支(例如買名牌、食豪啲、去旅行)。正所謂「慳得一蚊得一蚊」,喺經濟唔好嘅時候,減少不必要消費,積穀防饑,先係上策。

 

2. 建立「救命錢」,有備無患:

專家成日講嘅「應急錢」,喺呢個時勢就更加重要。理想嚟講,最好儲備到至少三至六個月嘅必要生活開支。呢筆錢係用嚟應付突發情況,例如突然失業、屋企人有急事需要用錢等。千祈唔好將應急錢用嚟投資高風險產品,穩陣最緊要。可以考慮放喺高息活期戶口,或者短期定期存款,確保流動性之餘,又可以賺返少少息。

 

3. 債務咪拖,積極管理減負擔:

如果你本身有卡數或者其他「貸款」喺身,就要認真諗諗點樣處理。信用卡利息出名「襟計」,如果只係還Min Pay(最低還款額),利息疊利息,條數只會越滾越大。呢個時候,可以考慮申請「結餘轉戶」計劃。好多銀行同「財務公司」都有提供呢類服務,簡單嚟講就係將你所有卡數同其他高息債務,集中轉去一間機構,用一個較低嘅「月平息」或者「實際年利率」去統一償還。咁樣做除咗可以慳返唔少利息,仲可以令你每月還款更有預算,方便「清卡數」。坊間有唔少「私人貸款計算機」,可以幫你計下邊個方案最抵。

 

4. 借錢要精明,咪做「大頭蝦」:

萬一真係手頭緊,需要「借錢」周轉,記住要「貨比三家」。唔好見到廣告話「免TU」、「全程網上貸款免TU」或者「即批貸款」就仆到去申請。要睇清楚貸款條款,尤其係「月平息實際年利率」嘅換算。月平息睇落好似好低,但轉化為實際年利率(APR)之後,可能嚇你一跳。比較唔同「銀行借錢」或者信譽良好嘅「財務公司」提供嘅「P Loan」(Personal Loan / 私人貸款),選擇最適合自己嘅「低息貸款」方案。有啲機構仲提供「24小時借錢」或者「網上貸款即批」服務,雖然方便,但都要小心利率同手續費。

 

5. 增值自己,提升職場競爭力:

經濟唔好,公司為咗節省成本,裁員可能陸續有嚟。與其擔驚受怕,不如積極裝備自己。報讀啲同工作相關嘅課程,學多門手藝,或者考返個專業牌照,提升自己嘅競爭力。就算唔好彩俾人裁咗,有多啲技能喺身,搵下一份工都容易啲。記住,投資喺自己身上,永遠都係最值得。

 

6. 開源節流,發掘額外收入:

除咗「節流」,仲要諗下點樣「開源」。可以考慮利用自己嘅專長或者興趣,做啲兼職或者freelance工作,幫補下家計。例如你擅長寫作,可以接下稿;識設計,可以接下freelance design job;或者喺網上賣下自己嘅手作仔。多一份收入,就多一份保障。

 

7. 保持正面心態,難關總會過:

面對經濟困境,保持正面樂觀嘅心態非常重要。雖然前景未明,但香港人一向以「打不死」精神見稱。遇到困難,積極面對,尋求解決方法。可以同家人朋友傾訴,互相支持。記住,風雨過後總會有彩虹。

 

「借貸」非洪水猛獸,識得善用可解困

講到「借錢」,好多人可能會覺得好負面。但其實,只要運用得宜,適當嘅「借貸」工具,例如「結餘轉戶私人貸款」,可以幫你渡過難關,甚至改善你嘅「財務」狀況。

 

· 「結餘轉戶」真係咁神奇?

正如頭先提過,「結餘轉戶」計劃嘅最大好處,係可以將你分散喺唔同信用卡或者「財務公司」嘅高息債務,整合為一筆過嘅「私人貸款」,用一個較低嘅利息(通常以「月平息」計算,但記得要睇清楚「實際年利率」)分期攤還。咁樣做,每月還款額可能會降低,還款期亦可以更有彈性,幫你更快「清卡數」,減輕利息支出。市面上有好多提供「結餘轉戶」嘅機構,申請前不妨用「私人貸款計算機」比較下唔同嘅「香港貸款」產品。

 

· 「P Loan」點揀先至啱?

「Personal Loan」(私人貸款)種類繁多,有啲標榜「低息貸款」,有啲強調「免TU」,有啲仲話可以「24小時貸款」或者「網上貸款即批」。選擇嘅時候,除咗比較利率,仲要留意有無隱藏收費,例如手續費、提早還款罰息等。如果信貸紀錄良好,向銀行申請「P Loan」通常利率會比較優惠。如果急需現金,又或者信貸評級稍遜,可以考慮正規嘅「財務公司」,但利率可能會相對較高。

 

· 「網貸」方便快捷,但要小心風險:

近年「網貸」平台興起,標榜「全程網上貸款免TU」、「即批貸款」,申請過程的確方便快捷。但呢類貸款嘅利率波動較大,而且有啲平台嘅背景未必咁清晰。申請前一定要做足功課,選擇有信譽、持牌嘅「財務公司」或平台,保障自己嘅權益。

 

· 「免息分期」同「免息貸款」係咪真係咁着數?

有時商戶會推出「免息分期」計劃,或者有啲機構會提供「免息貸款」作招徠。表面上好似好吸引,但要留意係咪真係「零利息」,定係將利息或者手續費轉嫁到其他地方。例如「信用卡分期還款」,雖然好多時聲稱免息,但可能有手續費,或者會影響你嘅信用額。

總之,無論係邊種「借貸」,都要謹記「借定唔借?還得到先好借!」呢句金科玉律。借錢前要諗清楚自己嘅還款能力,避免過度借貸,跌入債務陷阱。

 

寒冬總會過,香港人自強迎轉機

景樂集團嘅事件,無疑為香港嘅經濟前景蒙上一層陰影。結業潮似乎短期內都「完不了」,打工仔嘅擔憂亦唔係一時三刻可以消除。但歷史話我哋知,香港經歷過唔少風浪,每次都能夠憑住拼搏精神,化險為夷。

面對眼前嘅挑戰,我哋更加要沉着應對。做好個人「財務」規劃,管理好債務,提升自身競爭力,並且保持積極心態。或者,呢個經濟調整期,亦都係一個俾我哋反思同重新出發嘅機會。只要我哋能夠「未雨綢繆」,為最壞嘅情況做好準備,就算經濟寒冬真係降臨,我哋都一樣可以安然渡過,迎接下一個春天嘅來臨。

 

 

忠告: 借錢梗要還,咪俾錢中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