吸「財」有道!新手投資最易犯的15大錯誤與避坑全攻略

 

投資世界猶如一片汪洋,對好多香港人嚟講,既充滿機遇亦暗藏風險。究竟點先能夠抓住財富增值嘅浪潮,又唔會一不小心跌落陷阱?特別係首次踏入投資領域,冇經驗、冇策略,甚至因為一時衝動或者聽埋朋友講「必贏貼士」,最後賠到手都震。其實,做好投資之前,認清自己想要乜、承擔到幾多風險,然後一步一步發展屬於自己嘅財務藍圖,先至係長期致富之道。

喺香港,雖然環境比較國際化、機會多,但樓價同生活成本都高。對某部分人嚟講,如果要做投資,大多數會先考慮股票、基金、甚至借錢去「撼」樓。有啲人甚至會喺財務公司或者銀行度貸款,或者考慮各類私人貸款、信貸、網貸、網上貸款,將資金「槓桿化」嚟增加投資本金。不過,如果對投資無清晰策略,又或者唔理解市場波動帶嚟嘅風險,只靠借貸去投資,很大機會弄巧反拙。
 

本文將會結合香港投資者最常見嘅落錯陷阱,分析15大新手錯誤,並提供可行嘅解決方案。無論你計劃投資股票、基金、樓市,定係想了解期貨、數碼資產或點運用私人貸款去「做大」投資金額,都可以喺呢度攞到參考。只要學識避免常見失誤,加上點滴累積經驗,同時保持良好心態,一定可以喺投資旅程中穩步前進。
 

以下就為大家展示15大常見錯誤,希望每個香港投資者都可以借鏡,減少走冤枉路,並探索出適合自己嘅贏錢模式!

第一大錯誤:一股腦衝入場,完全冇財務規劃

錯誤概述:
有好多新手,一聽到股票升或者樓價升,就心郁郁想入市,甚至聽朋友講邊隻股「一定升」,二話不說就「斬纜」投入大量資金。有啲人因為缺乏資金,會選擇去銀行、財務公司申請貸款,或者透過私人貸款、網貸等途徑先借錢後投資,完全忽略咗自己還款能力同市場風險。結果一旦市況逆轉,就要面對嚴重壓力,可能要賣樓、賣車或者陷入信用危機。

如何避免:

1. 先確立財務目標:投資前,問下自己究竟想要乜?想積谷防饑、還是追求長線增值?要清楚自己打算幾多年後用錢,再決定配置策略。

2. 全面規劃資金流:要考慮到日常開支、緊急預備金、貸款或信貸的利息成本,再評估究竟有幾多錢真係可以用嚟投資。

3. 了解槓桿風險:如果真係要善用貸款槓桿,例如用私人貸款或者網上貸款嚟增加投資本金,就一定要非常了解風險同還款壓力。不要因一時興起就亂借。

4. 資產分配:分散投資到唔同類型資產(例如股票、債券、現金、房地產),同時保留足夠流動資金,唔好「一鑊熟」全投股票或者房地產。

 

第二大錯誤:冇建立「緊急備用金」,被迫低位斬倉

錯誤概述:
有部分投資者會錯誤以為:「我夠膽博,我想賺大錢,唔想閒置現金,所以全部資金都投出去!」結果一旦遇到突發事件(例如突然失業、家中要維修、醫療開支),就要被迫喺股市低位或者資產價格已經下跌時賣出資產,導致重大損失。
 

如何避免:

1. 預留3-6個月生活費:唔理你有幾冒險,都建議留一筆穩陣現金,用於緊急情況。唔好將所有資金全投資到同一市場。

2. 保留現金流,增強抗逆力:投資並非短時間可以馬上見效益,有時會需要「熬」過不景氣周期。如果冇備用金,心態容易崩潰,導致做出錯誤判斷。

3. 評估其他資金來源:如果你有公積金,或者已經安排好低息私人貸款作短期週轉,都要慎重計算。不要盲目覺得「借多幾萬元」可以解決所有突發問題,因為貸款本身需要支付利息,而且越借越多,風險越大。

 

第三大錯誤:盲目迷信「內幕消息」或者「名人推薦」

錯誤概述:
「有路風」話邊隻股票一定升,「某名人」話下一季樓價肯定飆升——成日有呢啲傳聞,但唔代表可信。新手往往死喺揸住呢啲未經證實嘅消息,或者迷信市場上嗰啲大師,結果輸錢收場。
 

如何避免:

1. 多做研究:與其靠傳聞,不如自己睇財報、經濟數據、行業分析。

2. 分辨名人言論:香港財經節目、各類投資YouTuber都多,相信前先要考慮對方立場係乜,同埋佢以往預測成功率如何。

3. 控制投資倉位:即使真係聽到一個似乎合理嘅消息,都唔好孤注一擲,分散風險先至明智。

4. 相信自己判斷:學習投資思維、金融知識,長遠嚟講,一定比盲目跟風更有價值。

 

第四大錯誤:只會「買」,唔知道何時「賣」

錯誤概述:
初入市嘅人,經常只諗住入市買股,卻冇考慮何時套現。有啲人見到股票由$20升到$25,再等到$30,最後市況轉跌又回落到$18,心理壓力極大但又唔忍心止蝕。結果資金被困,錯失其他更好的機會。
 

如何避免:

1. 設定目標價位:投資前就要設定預期買入價同目標賣出價。

2. 學懂止蝕:如果市況逆轉,跌穿某個重要支持位,唔好過度戀戰,果斷止蝕先。

3. 分段出貨:唔一定要一次過清掉所有持倉,可以考慮分批賣出。避免錯過進一步升幅,又或者避免整個回吐。

4. 檢視基本面:股票升跌最終都要睇公司財務表現,如果發現基本面變差,就算價格仲未到目標都可以考慮減持。

 

第五大錯誤:一味追求「爆發股」或「100%升幅」,缺乏長線策略

錯誤概述:
香港市場氣氛比較投機,成日見到媒體報道「某某科技公司股價1年內升3倍」,於是有新手就想:我一定要搵到下一隻大牛股!結果胡亂參考Telegram群或者討論區建議,買入一些熱門炒作股,但一旦行情冷卻,通常蝕到冇朋友。
 

如何避免:

1. 分散投資:將資金分配到不同股票、不同市場、不同資產類型。

2. 堅持長線:真正成功嘅投資往往係靠複利滾存,唔係靠單一幾倍大升。

3. 留意風險-回報比:高風險必然高波動,要評估自己心理能否承擔短期大幅虧損。

4. 尊重市場周期:任何資產升多自然有機會回調,唔好一味覺得「一定只升唔跌」。

 

第六大錯誤:投資太過集中,冇分散風險

錯誤概述:
好多新手容易「賭」某隻股票或者某個行業,以為可以大幅獲利。結果一旦該股票出現問題或行業逆風,就會損失慘重。例如:疫情期間,一堆航空股、旅遊股都暴跌,如果有人只投資旅遊板塊,後果可想而知。
 

如何避免:

1. 行業分散:選擇唔同板塊,例如科技、醫療、消費、金融等。

2. 地區分散:除咗香港股票市場,可以考慮美股、A股或其他國際市場。

3. 資產種類分散:除了股票,或許也可考慮固定收益債券、房地產基金、ETF,甚至黃金或其他商品。

4. 動態調整:定期檢討自己投資組合,隨住市況同個人需求轉變進行調整。

 

第七大錯誤:短炒過度,交易成本高昂

錯誤概述:
香港人都鍾意即食文化,好多新人見到市況一有風吹草動就想沽出或者買入,最終浪費大量交易費用同稅費。有時候炒得愈密,實際賺得愈少,因為每次買賣都要付佣金同印花稅,得不償失。
 

如何避免:

1. 設定交易頻率:唔好經常見少少升幅就急住走,或者見少少回調就恐慌拋售。

2. 關注總成本:包括證券行佣金、政府印花稅、其他雜費。如果一隻股票升幅只得1-2%,有機會仲未夠蓋交易成本。

3. 心態調整:短炒唔係唔得,但要先知道自己熟唔熟市場,會唔會影響自己日常工作生活?如果純粹想博運氣,風險相當大。

4. 適度中長線布局:考慮利用較長時間窗口去等待價值釋放,而唔係每日埋首於股價「ticks」上落。

 

第八大錯誤:忽視費用與稅務影響

錯誤概述:
當大家投資基金、買房地產、買外國股票或債券時,往往忽略咗管理費、交易費、提款費甚至稅務問題,結果幾年累積落嚟,成本相當驚人,拖累淨回報。
 

如何避免:

1. 事先查清費用結構:例如買香港基金要留意管理費、銷售費;買美股要留意匯費、交易佣金和可能涉及海外稅務。

2. 比較唔同平台:有啲證券行佣金好低,但可能有其他隱藏費用;亦要小心點解有啲平台會提供幾近乎「免費交易」,佢哋可能喺買賣差價賺更多,或者賣用家數據。

3. 長期成本影響:費用雖然一睇好似唔多,但如果累積10-20年,複利效應下差距可以非常大。

4. 稅務諮詢:如果涉及海外投資或者打算移民,最好咨詢專業人士,確保清楚了解跨境稅務情況。

 

第九大錯誤:低估市場波動,過分樂觀或悲觀

錯誤概述:
2008年金融海嘯、2020年疫情、2022年環球通脹問題,都顯示股市或者樓市可以突然暴跌。當市況好,新手容易過分亢奮,覺得「唔會跌啦」,結果用盡貸款、私人信貸去all in;當市場轉壞,又過分悲觀,隨便斬倉離場。
 

如何避免:

1. 理解經濟周期:每隔幾年市場就會有大調整,唔好以為今次「牛市」會無限期持續。

2. 留意宏觀經濟指標:失業率、利率走向、企業盈利狀況都能夠幫助判斷大市方向。

3. 分批入市:唔好一次過把所有資金投入,慢慢買進,平均成本,可以降低入市時點風險。

4. 冷靜評估情緒:投資最好運用理性,唔好被市場情緒帶住走。如果真係太心慌,可以先減倉調整心態。

 

第十大錯誤:高估自己能力,冇反省或檢討

錯誤概述:
有時新人好彩買咗幾隻升幅誇張嘅股票,就以為自己有超凡選股能力,忘記咗牛市大環境。本質上可能純粹僥倖,一旦市況逆轉,就會陷入巨大虧損,最後困在借錢或貸款的「財務黑洞」之中。

 

如何避免:

1. 保持謙虛:市場變化莫測,再勁嘅投資大師都唔敢話「十炒十贏」。

2. 做投資筆記:記錄每次投資決策同結果,定期檢討成功同失誤之處。

3. 跟蹤表現:唔好純粹睇最終盈虧,重要係過程中是否遵守紀律、策略是否合理。

4. 持續學習:投資世界瞬息萬變,新資訊不停湧現,亦要不斷提升自己知識水平。

 

第十一大錯誤:忽略復利威力,唔耐煩長期累積

錯誤概述:
有好多人都想「搵快錢」,嫌每年10%增長太慢,於是追求高槓桿、高風險,反而容易一次過爆倉。現實上,10%年回報,假設能持續15至20年,複利效果已經好恐怖,可能將資產滾到多倍。
 

如何避免:

1. 鞏固耐性:投資唔係賭博,長期持有有價值資產先係致富之路。

2. 提早開始:愈早開始投資,複利效果愈顯著。

3. 設定長期目標:例如15年或20年後想達到幾多資產數字,然後每個月或每季定期投資。

4. 分散復利工具:可以考慮長期收益型股票、債券基金、ETF等等,逐步累積。

 

第十二大錯誤:將「投資」同「理財」混為一談

錯誤概述:
有啲人見到「投資」就覺得一定好高風險,總覺得比「理財」危險。其實投資同理財都係一個財務管理環節,只不過投資主要聚焦增值與回報,而理財包括保險、稅務、退休規劃、資金配置等。
新手往往唔會兼顧周全,結果導致資產分配唔平衡,甚至因為冇做好保險或者欠缺保障,一旦出現意外就需緊急套現投資。
 

如何避免:

1. 投資前做足理財規劃:先保證自己有足夠保險、緊急預備金,確定開支無憂先開始投資。

2. 意識到資本保障:唔能夠全部身家都壓到高風險投資上,否則一出問題就冇退路。

3. 尋求專業意見:如果唔熟理財或保險,可以考慮搵持牌財務顧問或認可保險顧問傾下,了解自己風險承受能力同所需保障。

4. 整合整體資產:將理財、投資同貸款都一併考慮。例如已經攤分咗長期房貸,又或者使用某些私人貸款去投資,都要衡量整體負債率。

 

第十三大錯誤:忘記檢查公司財務數據,只睇股價升跌

錯誤概述:
股票升得多唔等於公司就一定優秀,可能純粹市況吹捧。有時候明明公司財務報表赤字嚴重,甚至負債纍纍,但股價短期爆升。新手就容易盲目入市,最終被「炒上落」收割。
 

如何避免:

1. 學習基礎財務指標:例如市盈率(P/E)、市賬率(P/B)、負債率、盈餘增長等,至少要知道公司是否虧損累累。

2. 留意季報年報:公司業務模式,管理層是否可靠,未來前景如何,都要逐一了解。

3. 警惕概念炒作:遇上炒風旺盛時,名氣大、有故事可以講的公司股價往往飆升,但其實可能冇實質盈利。

4. 越多人吹捧越要小心:如果朋友圈、媒體都在「筍貨呀,快上車!」,你反而要更加謹慎研究。

 

第十四大錯誤:只憑感覺投資,欠缺紀律

錯誤概述:
人多數帶住情緒做決定,唔少人買股「睇feel」,或者純粹覺得「呢間公司好出名,肯定升!」,完全冇紀律去設定買入與賣出條件,結果容易驚慌或貪婪。市場一但變天,就隨便跟風離場或者又隨便加碼。
 

如何避免:

1. 制定投資計劃:包括投資目標、時間表、標的類型、風險管理策略,同埋入市及退市條件。

2. 使用量化指標:可以參考技術分析,例如移動平均線、成交量、相對強弱指數(RSI)等,令決策更有依據。

3. 分散情緒風險:投資最好唔好太影響生活;如果天天為股價睡唔着,就要檢討自己是否下重注過度。

4. 定時檢討:計劃做好唔代表唔需要修正,因為市場會變。至少每季或每半年檢視一次整體表現。

 

第十五大錯誤:忽略槓桿風險,借貸太多最終出事

錯誤概述:
借錢投資固然可以加大回報,但都會放大風險。尤其喺香港,樓按、私人貸款、網貸、信貸形式多樣,容易令人跌入「借貸→投資→失利→再借」惡性循環。萬一資產價格下跌,利息壓力爆煲,最後可能要面臨破產風險。
 

如何避免:

1. 先衡量杠桿比例:借貸金額同自有資金之比最好唔好太高,確保即使資金損失30-40%都唔至於破產。

2. 控制還款週期:貸款期限同利率都要仔細計算,不要單純見月供「好似唔多」,其實長期累積利息好可觀。

3. 做好壞打算:如果投資項目失利,能否有後備資金或其他收入來源去應付?

4. 理智選擇貸款渠道:要了解財務公司或網上貸款平台收費結構、隱藏條款,更唔好一邊滾存舊債,一邊再借新債。

 

投資路上,謹慎行先至穩步致富

投資絕對唔係一場只靠運氣就贏到盡的遊戲。要穩定累積財富,必須擁有正確心態、明確規劃、足夠耐性,並且不斷學習市場動態。一旦意識到自己容易衝動,就應該設定規矩——例如投資金額上限、風險承受水平;如果發現對市場分析不足,就多花時間研究公司財務、行業發展或全球經濟格局;如果計劃透過私人貸款或其他財務公司嘅產品擴大資本,更要仔細衡量成本與風險。
 

投資新手所犯的15大錯誤,歸根究柢都源於缺乏自我認知同理性分析。香港作為金融中心,資訊氾濫,更容易出現各式各樣的誘惑同陷阱。要避免陷入財務泥潭,我哋需要珍惜每一分資本,同時確保借貸「槓桿化」用得其所,唔好賭上前途同身家。一次錯誤唔代表永遠失敗,最緊要肯學肯改,長遠來講一定能夠「執返」之前錯失的機會,以更穩陣姿態累積財富。

最終,投資贏在細節,輸也往往輸在心態。面對不確定市況,應該信守投資紀律;面對市場狂歡,也要保持冷靜;面對有貸款需求或信貸需要時,更要先評估「借」同「投」嘅取捨。只要我哋持續進步、了解自己、尊重市場,自然可以喺投資路上走得更遠更穩。

 

【簡短總結懶人包】

1. 一股腦衝入場,忽視財務規劃:入市前要有計劃,包括緊急備用金、貸款額度、資產配置。

2. 冇建立應急資金:應預留3-6個月生活費,避免低位斬倉。

3. 盲信內幕或名人:謹慎對待所謂「貼士」,多做研究;唔好過度依賴他人意見。

4. 只識買唔識賣:提前設定目標價,學懂止蝕與分段沽貨。

5. 瘋狂追求爆發股:唔好奢望一口氣翻倍升幅,長線及分散更重要。

6. 投資太集中:應分散不同行業、地區與資產類型。

7. 短炒過度:交易頻繁,手續費及稅費可侵蝕利潤。

8. 忽視費用與稅務:投資前先了解管理費、佣金、稅務負擔,長線影響巨大。

9. 過分樂觀或悲觀:要了解經濟周期,控制投入節奏。

10. 高估自身實力:避免因短期幸運而失去謙虛,保持學習。

11. 忽視復利:複利乃財富「滾大」關鍵,需長期堅持。

12. 理財不足:先做好保險、開支預算,再投入投資市場。

13. 忽略公司財務:只睇股價升跌容易被炒風誤導。

14. 只憑感覺投資:缺乏紀律易犯錯,需以量化或計劃指標為依據。

15. 過度使用槓桿:借貸雖可擴大收益,但亦放大虧損,風險必須嚴控。

 

祝各位2025新一年投資順利,穩步累積財富!有需要借貸或理財規劃時,亦切記做好功課,理性評估風險,再作出明智決定。香港的投資機遇無處不在,保持清醒與紀律,定能走得更遠、更穩!

急需資金投資?Reloan網貸為你提供快速、便捷的借貸服務!無需繁瑣手續,申請簡單,審批快。無論是應急還是投資,我們都可助你實現財務自由。立即申請,享受低息貸款,解決你的燃眉之急!

忠告: 借錢梗要還,咪俾錢中介